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化妆品/护肤品怎么做检测

化妆品/护肤品怎么做检测
更新时间:2025-07-07      阅读:69

如果你正准备把一款新的化妆品或护肤品推向市场,或是单纯想确认自己正在使用的产品是否安全有效,了解如何科学检测化妆品/护肤品,是确保品质的关键一步。下面这份指南覆盖了从专业检测到家庭简易方法的核心知识,帮助你理解检测背后的逻辑和流程。


一、专业检测项目与方法

专业检测是确保产品合规性和安全性的基础,通常由具备CMA/CNAS资质的实验室执行,主要包含以下方面:


1. 理化指标检测(基础质量把控)

  • pH值
    皮肤正常pH值在4.5–6.5之间,产品需匹配这一范围。检测方法是将样品溶解后,用pH计测量。

  • 粘度与浊度
    粘度用旋转粘度计测定(膏霜/乳液类);浊度通过目测法在低温下观察澄清度(化妆水类)。

  • 稳定性测试
    将样品置于48℃环境24小时,观察颜色/质地是否变化。


2. 安全性检测(核心合规项)

  • 禁用成分筛查

    • 激素:常用LC-MS/MS检测41种糖皮质激素(国标仅要求7种),检出限需≤0.03 μg/g。

    • 重金属:用原子吸收法测铅、汞、砷等(如石墨炉法测铬)。

    • 防腐剂:通过HPLC/GC-MS检测51种准用防腐剂(如MIT/CMIT混合物限值0.0015%)。

  • 致敏物与刺激物

    • 香料致敏原:如新羚兰醛(HICC)在欧盟禁用,需用GC-MS筛查。

    • 甲醛:酶标仪法检测,限值≤0.2%(护发产品常见)。

  • 毒理学测试

    • 皮肤刺激性:采用体外重建皮肤模型替代动物试验。

    • 致敏性:通过人细胞活化试验(h-CLAT)评估。


3. 功效性检测(验证产品宣称)

  • 保湿/抗皱:仪器测量皮肤水分含量/弹性变化。

  • 防晒效果:SPF值测定采用人体法(ISO 24444)。

  • 清洁力:通过皮脂清除率或人工污垢测试评估。

专业检测关键项目速查表

检测类别核心项目常用方法参考标准
理化指标pH值、粘度、浊度pH计、旋转粘度计、目测法GB/T 13531.1
禁用物质激素、重金属、防腐剂LC-MS/MS、原子吸收、HPLC《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》
致敏物香料致敏原(HICC等)、甲醛GC-MS、酶标仪法欧盟EC No 1223/2009
毒理测试皮肤刺激性、致敏性体外皮肤模型、h-CLATSCCS指南(第12版)


二、消费者简易自测方法

如果你手头没有专业设备,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初步评估产品特性:

  • pH值测试:用pH试纸滴化妆水,呈浅绿色(pH≈5.5)为温和;若呈黄色(pH≤4)可能具收敛性。

  • 吸收性测试

    • 精华:滴于化妆棉,快速渗透表示分子小、易吸收。

    • 乳液:取绿豆大小放入水中,浮起并乳化者为清爽型(水包油),下沉者为厚重型(油包水)。

  • 油腻度测试:涂手背3分钟后压吸油纸,残留油迹越多说明越油腻。


三、重要注意事项

  1. 检测机构选择
    务必确认实验室具备CMA(中国计量认证)或CNAS资质,例如广东省检迅检测。

  2. 国际法规差异
    欧盟禁用HICC等香料,且要求NGRA(下一代风险评估)和动物实验替代方法,出口产品需额外关注。

  3. “0添加"误区
    所谓“无防腐剂"产品可能使用了非列管替代物(如多元醇),其安全性尚未充分验证。


四、建议操作流程

  1. 研发阶段:筛查原料合规性(如避免CMR物质)。

  2. 上市前:完成安全性全项检测+功效验证(尤其特殊用途化妆品)。

  3. 消费者选购

    • 查看CMA报告(如激素/防腐剂未检出);

    • 避免含MIT/CMIT混合物或甲醛的产品。


专业检测是产品安全的基石,而了解背后的逻辑,也能帮助你在选择产品时更理性。如果你需要送检,建议直接联系具备资质的第三方实验室(如微谱、SGS),他们会根据产品类型定制检测方案。对于日常使用的产品,那些简单易行的小测试,也能帮你避开配方明显不匹配皮肤需求的产品。

电话 询价

产品目录